”无人机起飞。”3月31日,随着指令下达,一架无人机从位于汉南污水处理厂的机巢腾空而起,向着军山方向飞行巡线。这是武汉经开区“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控系统日常巡查中的一幕。
据武汉经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市智眼(经开区)”低空遥感监控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多层级、多业态的全域无人机空中巡检全覆盖。
“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控系统由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于2024年建设,采用三维网格航线优化和立体安全监控方法等低空空域关键技术,搭建了集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无人机服务管理中枢于一体“城市智眼”低空无人机云控平台,具有远程控制、自动巡航、实时回传、定位测量、云端建模等功能。
“武汉经开区已经沿通顺河流域以5公里为半径,成功建设了北至南太子湖,南至喜鹊湖的11个无人机数字机场,一旦接收任务指令,无人机可在5分钟内飞抵区内所有指定地点。”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经开分院主任工程师蒋胜华介绍,目前,“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控系统已在武汉经开区耕地保护、河湖监测、查违控违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展巡查监测工作,逐步实现从传统人工巡查向智能化、精准化管理的转型升级,“截至今年3月31日,‘城市智眼(经开区)’已安全飞行超400小时,飞行里程超1万公里,巡查人力成本降低50%,问题处置闭环率提升至95%。”
“通过使用‘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控系统和全区城运指挥大厅,实现了大范围、全天时、全要素、高频次、常态化的数据采集和巡查监测任务,赋能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城市运行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智慧水务、美丽社区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感知数据,完善预警模式,努力打造一批如智能网联、无人机等具有武汉经开区特色的应用场景,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本文由无人机厂家武汉伟思科技载自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