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惠州无人机隔空喊话占道经营

  “您好!这里是桥东街道综合执法队非现场执法,您在公共道路区域占道经营,涉嫌违反《惠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请您立即停止占道经营违法行为……”日前,惠城区桥东街道旭日一路有商户占道乱摆卖,无人机正对他们温情喊话;听到来自高空的喊话,经营者陆续收摊离开……

QQ截图20250415103743.jpg

  今年4月起,惠城区桥东街道率先启动综合行政执法队运用无人机辅助巡查及非现场执法工作,城管执法实现从“平面二维巡查”到“立体三维巡查”,重点破题如建筑垃圾偷倒、占道经营、高楼顶层违建等顽疾反复性强、隐蔽性高的执法难题,大大提升执法效率和覆盖面。

  同时,在智慧治理中彰显温情执法。无人机发现问题后,会及时温情喊话,督促相关责任人自行整改。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现场执法人员会在10分钟内跟进处置,确保非现场执法流程的闭环管理,让城市管理执法“力度”精准到位,又有文明执法的“温度”,为市区城市治理拓展全新的“低空+”应用服务场景。

  无人机确认违法行为平均仅需15分钟

  桥东街道是千年归善县衙所在地,属于惠城区城市经济发展区,下辖11个城市社区、2个城中村,有水东街、东坡祠等网红地标,常住人口近15万人。老旧小区多、老街小巷多,文、商、旅、居“四区融合”特征给桥东城市管理带来不少挑战。

  “桥东区域面积13.57平方公里,执法队员大概有40人,每人要负责接近0.4平方公里的区域,工作量大且存在视野盲区。”桥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沈利光说,传统的平面巡查方式效率较低,难以全面覆盖辖区,且在一些复杂地形或隐蔽区域,执法人员难以到达,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取证困难。为此,桥东街道自今年4月1日引入无人机开展辅助巡查及非现场执法工作,旨在创新执法监管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与传统巡查方式相比,无人机执法大大缩短了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时间。例如,在4月2日的一次巡查中,无人机发现某偏僻角落有疑似偷倒建筑垃圾,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核查,大大提高执法效能。又如,在处理占道经营问题时,执法人员借助无人机拍摄的证据,对占道经营者进行劝导和教育,督促其及时整改,大部分占道经营者能够认识到错误并积极配合整改。

  “从无人机起飞到发现、确认违法行为,平均仅需15分钟,而以往通过常规巡查方式发现类似问题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无人机具有高空视角、灵活机动、响应快速、巡查范围广、成像精度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巡查方式的不足。”技术支持合作方、东方永隆航空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昊说,公司是桥东本土企业,是我市专业从事低空飞行器综合场景应用运营商,接下来将专注于为政府部门及低空经济行业提供优质的应用解决方案。

  无人机的应用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原本需要多名执法人员进行长时间巡查的区域,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快速完成,提高了执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重点解决建筑垃圾偷倒、占道经营等执法难题

  此外,通过无人机航拍,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巡查和定点监控,大大提高执法巡查的触及面,且能快速到达执法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进行拍照取证,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具有整体性、客观性,可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有力证据,给执法工作快速、精准决策执行提供信息支撑。

  “通过跟民航局报备起飞、预设巡查航线后,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平均每两三天飞行巡查一次,每次巡查时间为3小时左右。”桥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子彦介绍说,目前已累计飞行20小时,覆盖辖区6个社区(村),巡查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其中,重点对辖区内建筑垃圾偷倒、占道经营、高楼楼顶违建等易发生区域以及一些执法人员难以到达的偏僻区域、隐蔽场所进行巡查。

  通过无人机巡查试点工作,桥东街道目前共发现疑似建筑垃圾偷倒点位5处,识别占道经营25起。对于发现的问题,无人机实时将高清画面传输回执法队指挥中心,执法人员根据画面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安排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核实处理。

  “接下来,桥东街道还将进一步强化人员培训与完善制度建设,扩大无人机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围,探索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陈子彦说,通过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无人机自主识别、分析问题,提高执法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建设好“古韵桥东 善美街区”,为惠城打造和美善治品质街区提供“桥东样本”。

本文由无人机公司武汉伟思科技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