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真机器人是一种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的机械装置,具有高效、功能集中的特点,并且能够展现生物特征。 这种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生物学、生物力学、医学、机械工程、控制论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生物仿真机器人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生物力学、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通过结合生物系统的优越结构和物理学特性,人类能够创造出在某些性能上比自然界形成的体系更为完善的仿生机械。这些机器人不仅可以模仿生物的外部形状和运动原理,还能够从事生物特点的工作,延伸或替代生物的部分功能,以适应特定场景的需求。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生物仿真机器人可以分为水下仿生机器人、地面仿生机器人和空中仿生机器人。例如,水下仿生机器人如仿生机器鱼,能够模拟真实鱼类的游动姿势,用于水下探索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此外,仿生机器人还应用于医疗、服务、军事等多个领域,如仿人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力完成复杂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简介:
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并具有生物特征的机械。研究仿生机械的学科称为仿生机械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学、生物力学、医学、机械工程、控制论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在自然界中,生物通过物竞天择和长期的自身进化,已对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它们的感知、决策、指令、反馈、运动等机能和器官结构远比人类所曾经制造的机械更为完善。
发展历史:模仿生物形态结构创造机械的技术有悠久的历史。
15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认为人类可以模仿鸟类飞行,并绘制了扑翼机图。
到19世纪,各种自然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翼机和双翼滑翔机。
1903年,美国的W.莱特和O.莱特发明了飞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生物与机器之间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还缺乏认识,因而只限于形体上的模仿。
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原子能利用、航天、海洋开发和军事技术的需要,迫切要求机械装置应具有适应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而以往的各种机械装置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寻找一条全新的技术发展途径和设计理论。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生物在能量转换、控制调节、信息处理、辨别方位、导航和探测等方面有着以往技术所不可比拟的长处。同时在自然科学中又出现了“控制论”理论。它是研究机器和生物体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控制论是沟通技术系统和生物系统工作原理之间的桥梁,它奠定了机器与生物可以类比的理论基础。
1960年 9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并提出了“生物原型是新技术的关键”的论题,从而确立了仿生学学科,以后又形成许多仿生学的分支学科。
1960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召开了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
1970年日本人工手研究会主办召开了第一届生物机构讨论会,从而确立了生物力学和生物机构学两个学科,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仿生机械学。